诗是什么?对此,我的体验一直在变化中。因此,我对诗的内涵与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诗是生命的痛音和欢鸣;诗是万物的原声震颤;
诗是悲悯;诗是良知;诗是对抗;诗是自由;
诗是无限……
现在,我意识到,有一个根本性的元素,会将诗人的抒写分为两个地带,即,有否对于彼岸的认识。或者说,关乎信仰。这个因素之外,诗人只能在语辞和技巧上争相炫彩了。
阅读诗歌时,我评判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前,我比较注重与诗歌情感及智性的共振。现在,我会不自觉地进行一种寻视:这首诗中有没有一种“彼岸”视角,或者是诗人正在寻找之中。
探寻、触摸生死之谜,是人类最大的命题。诗人本身的敏感性决定,他们是一群持灵性的幽微烛火,走在人群前沿的人。诗人与科学家不同。他们电光石火般的直觉,瞬即到达科学家的电波达不到的生命与宇宙腹地。诗人和他们的诗,直接进入花开,进入风,进入万物内部。他们有时一部分呈现为自己,另一部分呈现为外物。有时他们完全与之合一。
经历过一些生命体验之后,我认识到:彼岸即当下。
最高境界的诗,近于一种与万物合一的冥想状态。其中消失了任何对立,任何命题,任何概念,超越悲伤与欢乐,主义和真理,回到纯然,回到自然,回到一。
这是一个臻境。诗走在通往那里的路上。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