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第四期
栏目主持:戴潍娜
主编:   执行主编:

戴潍娜,诗人,译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外国诗歌翻译书刊《光年》主编,现居北京。出版诗集《灵魂体操》等,戏剧作品《侵犯》《水泥玫瑰》。译著《天鹅绒监狱》等。

编者按/戴潍娜


        翻译有时是一种偶然。现代中国的翻译自不懂外语的林纾开始,而滥觞于想赚稿费的青年学生。收录林纾译作的是商务印书馆于1903年开始出版的《说部丛书》和《林译小说丛书》。《说部丛书》是按集来编,分有十集本和四集本两大套,全部书目达几百种,多为时尚流行侦探、科幻小说。里面有鲁迅、周作人合译《红星佚史》,周作人译《匈奴奇士录》,瞿兑之译《隅屋》,朱东润译托尔斯泰《骠骑父子》等,不排除为了赚稿费或试水之作。大凡民国学者中,语言学家王力以王了一之名译法国戏剧,高名凯译巴尔扎克,周瘦鹃、范烟桥等也多译爱情小说,蔚为大观。他们或许不计较一字一词的准确,而在意整体的行文感觉,有时只能算作译述,但从历史上,我们无从要求他们,这便是翻译的偶然。

       这一期的《幸存者》我们又选了沃尔科特的诗,这次是远洋翻译的《热带动物寓言集》,这都是不多见的动物,也是不多见的诗;还有米绿意译的五首米沃什。米沃什有多重身份,我们对他认识不够,诗人只是其中之一。在中译外部分,继续选择了中国诗人多多的抒情诗的下部,来感受抒情的力量。



 

评论 阅读次数: 218    赞: 0
昵称: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