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论栏编选了两篇重磅长文。
诗人陈东东在在《收获》杂志上开设“明亮的星”专栏,一个个讲述那些如明星高悬的当代诗人,这一朝向“个人视野中的诗歌史”的努力,已有硕果落地,后续的产出,也令人期待。新近一篇《更深的杨炼》写得同样是深宏细腻,可惜刊出时,文字有甚大的删削,这里全文重新发表,以飨读者,以补遗憾。
敬文东的《词语:百年新诗的基本问题》已在前两期与读者见面,此文其实为长文《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之词》的开头部分,作为批评意见展开的一个前奏、铺垫。本期继续刊出长文的第二部分,以欧阳江河的诗学创新和词语位移方案为中心,将话题渐次展开,在百年新诗“主心”与“主脑”的张力中,检讨诗人创造力的得失。
自70年代末开始,与改革的意识形态同步,当代先锋诗歌也有了40余年的展开历史,也开枝散叶成一当代传统。如今,值此暧昧不明的时刻,无论回溯记忆和历史的纵深,还是在总体视域中反思、辩驳,无疑都是让这份“传统”得以存续、并不断保有活力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