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
海上
这场血腥之极的战役是在我出生的十年前,同年,中国河南也在营造“人间地狱”——河南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300万人死于饥饿。二十多年之后我才慢慢听到了这些故事,而且全世界人都知道的故事……诗歌所能企及的不知道是什么。
——题记
A. 被剪辑的若干电影镜头
1942年冬天 西伯利亚劳改营下达特赦令
所有的人都穿上军装,扛上枪,奔赴察里津
劳改犯们的表情被刷出一层铜锈
一尊尊铜像装了十几辆雨蓬军车
车轮在泥泞中……
一个军官训话:生命和自由在你们手中!
你若死去,必须带上一个敌人陪同
苏维埃向你们致敬!记住了
你们是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
伏尔加河面上的流速在踉跄中漩行
从上游至下游漂流着尸体
黎明 战前窈窕的黎明
变得如此木讷和宁静
敌人们 双方的敌人有一种默契
他们想让耳朵休息。唯关闭喧嚣
这里的黎明终于开始排练战后的静谧
欧亚大陆太嘈杂了
让野生动物四处逃窜
伏尔加河岸那边的山岗上
肃立着一群兀鹫
B. 载入史册的和不载入史册的场景
开战以来,伏尔加船夫曲进入休止符
短短的三拍节奏却用时199天!
船夫们 搬动军需后援 空袭的弹雨……
热恋中的娜达莎 她手中的蓝头巾
每天在黄昏的剪影里挥动
五天前 她的谢廖卡被一枚炸弹炸飞了
他英俊的脸和那颗为爱跳动的心
返回地狱尘埃 含铁的血渗进了河岸
娜达莎不曾原谅自己的是
她没有把初夜赠予……
(1942年4月莫斯科战役刚结束 希特勒
那颗喜怒无常的阿修罗心灵正处于疯癫而
幻想的状态。发布命令要全线占领斯大林格勒,
把莫斯科和乌拉尔的通道切断!)
(七月十七号,一百五十万人在法西斯的洗脑
宣誓后向北组成一双恶魔的爪子——从军事地图上,
从空中俯瞰,它都是魔爪式的箭头。进攻!进攻!)
纯情的娜达莎 已经将伏尔加河当作谢廖卡
也是同一天夜晚娜达莎脱光了衣物 挥动
蓝头巾 一步一步走向河流。走进湍急的
激起血色浪花的伏尔加河,拥吻!
C. 阿修罗从来不为正义作选择/但它可以站在正义一边……
最经典的镜头差一点剪掉:一座废墟上
死去了的窗户 停止呼吸的白桦树 还有
一块在风中被吹得晃荡作响的白铁皮……
这块晃荡欲坠的铁皮可能响了一天了
敌人们都听到 也都注意到
残酷而血腥的短兵相接:巷战
一个德军前线师团副指挥正在指着
那扇死了很久的窗户 火光一闪 它复活一般
或许是回魂一般 子弹击中法西斯的咽喉
倒下的动作与舞台上的错误动作一样
至少让他手下的官兵因为诧异而不去扶他
当德军向窗户反击以炮弹的时候
狙击手瓦西里早已如鼠窜般远离了一百米
最残酷的战争 也无法统计它的趣味性
即使在现代大数据时代 人们会吐槽
说你们太冷血 是的 太冷血
燃烧吧!有热血的蒙太奇可以校对人性
在日日夜夜的每七分钟死一人的前线
红军战士都喜欢卫生兵喀秋莎
后来 当喀秋莎牺牲的那一瞬间
红军们是怎样地变成一群走兽
把德军的一个炮阵蹂躏得一塌糊涂
喀秋莎的恋人维嘉负伤当晚
她以卫生员的身份包扎了他的伤口
维嘉安慰她:亲爱的,小伤,别哭……
“维嘉,我要你活着,我不能没有你”
“我也是,所以我想吻你!让我……”
“不,我不但要吻你,我要做爱,我要。”
就是这样 有炮火陪伴
有热腾腾的血和喀秋莎的泪
爱过以后的喀秋莎每天在前线
她年轻的笑容和语音
她把伤员搂在怀中的那种能量
超过一个党支部 一个司令员
她牺牲的消息转换出来的斗志
那种狠!那种舍身!那种操性!
摧枯拉朽般地随便毁歼了一个让前线
让总指挥崔可夫头痛了好多天的炮阵
伏尔加河 你知道岸上的红军高射炮
为什么叫“喀秋莎”吗?那是红军战士
他们集体热爱这位美丽的卫生员
(我不想讲故事,毫无诗意。二战的这场战役
全世界有专家研究,我只是校对人性)
D. 异度空间里不常规的事象
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类极限
常规认知才注入不常规的基因
关于这场发生在察里津的战役
除了研究军事和几个领袖人头
我们应该像琢磨语境一样
琢磨一下地理位置以及它的生物带
有空也顺便钻研一下静静的顿河
“静静”是个女神 她不吭声不等于
她没有意识形态和处世价值观
她有能力保持静静的个性
更有能力在沉默中爆发
顿河是带盐味的 她的两岸
森林植被除了吃太阳的奶(哺育)
还吮吸地壳内层的盐
顿河岸上发生的一切被人类发掘的故事
和人类发现不了的自然故事
人们是否熟视无睹?
盐矿自古以来就是神性的堆积
在这片大地上 顿河的子民
世代的基因里……你若还不知道
换题谈谈智商,谈谈狡猾
再谈谈什么样的基因才可以诠释
那些虚词:勇猛、果敢、视死如归
势不可挡……哪来的底蕴
瓦西里倘若缺少这种基因
他怎么独立一人干掉二、三百名德军军官?
对方也可以狡猾 阿修罗加阴险
就因为瓦西里在巷战如鼠辈般的窜梭
德军第六集团军乱了方寸
乱了毫米 乱了心智
战后的斯大林格勒英勇纪念碑下
人民把瓦西里的骨灰
在伏特加酒的举杯中埋下
一百多万人的血 铁的钢的铜的血
组成血的方阵接受伏尔加河的检阅
人民把“英勇”这个词切换成
“瓦西里!瓦西里!瓦西里!”
E. 反攻的序幕在顿河已成为大背景
崔可夫将军 1942年初还在中国
为中国作军事观察。回到苏联
斯大林的手指向伏尔加河一点
他就去了前线……赫鲁晓夫说
我们六十二集团军需要你去做总指挥
为了斯大林!今天起你是将军。
集团军只剩下两万名官兵 六十辆坦克
指挥部离战火仅仅两百米之远
苏德双方阵地犬牙交错
废铁成堆 瓦砾和尸体
莫斯科在等待
高加索在等待
喀秋莎大炮在岸边呼号
娜达莎的蓝头巾在伏尔加河的血光中
一切都在一夜之间耳目狰狞
崔可夫发出最后的警告:
“伏尔加背后已经无路可退了!”
瓦西里还在移动他的狙击阵地
德军已经不仅草木皆兵 而是
废墟、瓦砾皆兵!它们会突然发射
消灭一条带有阿修罗基因的精虫
秃鹫们在河对岸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
……
F. 关于这场饕餮式大战食肉鹰怎么看
鸟类学家的回答正中了我的猜测
我问过一连串紧挨着的荒唐问题
譬如 在战场炮火连天之后
这群秃鹫会不会去叼尸体
他说 当然会。但是它们也学会观察
鹰科食肉鸟类最有嗅觉
是人类嗅觉的好几倍!
况且伏尔加河面上漂浮着尸体
在火线边缘地带 它们 秃鹫们
当然还有虎鹰、鸢、急隼、雪鹰雕
这么大的盛宴千载难逢
它们也和人类争夺尸体
秃鹫尤其偏噬腐尸
(记者抢故事新闻
惟有诗人永远吞噬烂掉的故事)
——后记
2018.4.10-13于长沙-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