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第四期
栏目主持:杨小滨 田庄
主编:   执行主编:
 米家路 (原名米佳燕),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跨文化研究和电影研究博士(2002)。现任美国新泽西州新泽学院英文系和世界语言与文化系副教授。中文学部主任。现居新泽西普林斯顿。

学术研究涉及中西现代诗歌,电影与视像,文化批评理论,后殖民理论与性别研究以及生态文化。用中/英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英译中文章多篇。 英文著作包括:《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自我模塑与现代性, 1919-1949》(2004),《环境挑战时代的中国生态电影》(与鲁晓鹏合编 2008)。主编《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歌精选》(2014)  。《望道与旅程:中西诗学的幻象与跨越》台湾秀威2017),《望道与旅程:中西诗学的迷幻与幽灵》,(台湾秀威2017,《身体诗学: 自我模塑,反身现代性与中国现代诗歌,1919-1949》(秀威 2018),出版中英双语诗集《深呼吸》(秀威 2018)。目前正在撰写《异境:中国现代文学, 绘画与电影中的地形学与水缘诗学》英文专著 (Brill 出版)

米家路的诗
  

 

望雪

 

春分时节

大雪却悄然而至

落满了后院

 

困搁在室内

望着窗外的雪花

瞥见一只孤鸟窜起

突然想到雪意的滋味

 

比如

背靠火炉

透过明亮的玻璃

观看外面的飞雪

伫立在飞雪中

受扑面雪花的拍打

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我猜想

透过玻璃观雪

玻璃更冷

心更暖和

望雪其实是望月

就是对空白的遥望

 

伫立飞雪中观雪

心更冷

雪更暖和

望雪其实是望水

就是对逝者的凝视

 

 

透过玻璃望雪

月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幻影

伫立雪中嚼雪

雪花漫过舌头便成了血脉

 

(2018.3.21 普林斯顿)

 

致青春

那青春抗议的炽焰,
曾无惧地燃烧。

那些扔向钢盔的石头,
弹回来,击碎我们心脏。

那些伤痕累累的旗手,倒下,
昂扬的唯有那眼赤红的瞳孔。

我们年少的风暴骑手啊,展翅,
一撒把驰过被劫持的深渊。

 

2017.5.4 普林斯顿)

   

  

 

   

 

[二月某日清晨驱车路上,

偶然瞥见一棵大树从中劈开,

其扭曲的断枝弧形般耸立

在积雪的大地上,裂变的

曲折美令人诧异。]

 

 

    

   

   

   

 

从垂直的向度,以势不可挡的

渴望,撕裂皮和肉

毫不畏惧坠落,向下,向下

朝崇高反向剥离

——裂必是一种低度的诞生

 

挣脱躯干的瞬间

缘于地心的暴力,扭曲

释放刻骨铭心的痛,耸立的

纠缠塑造生动的大地

——裂必然呈示大道的生成

 

谁曾瞥见这剧变的时辰

它或许发生在天地混沌的暗夜

或许发生在天地开启的黎明

以弧弦的姿势, 持续弯曲

直至意志力在零点折断

 

裂的碎声从何处溅出

是从躯体内的筋络处

还是从骚动的根茎处?

涅槃的叶片嗖嗖拍击

断枝间悬空的积雪

 

 

裂必是一个纯然的动词

它不及物的开放溶解尘土,撩拨

腐烂的气息,令折翅的

羽毛自由下坠,真空无限的轻

水银般弥漫, 擦亮一束束光芒

 

(2016.2.10 普林斯顿)

 

 

暴风雪袭来之前观鸟

 

早春, 霜寒

雪意嗖嗖,枯枝泛绿

蓝喜鹊觅食,心悦

 

头往上望,晴空万里

低头下视,嫩草湿润

中空翻动着兴奋的彩羽

 

日子就这样随意, 安然

不料明日暴风雪咋起

何处是家?何日再相聚?

 

2017.3.13 于普林斯顿

 

 

秋日的草垛

 

节气的乌鸦,来回

盘旋于干草垛之上,

发出的嘶鸣,令空气

愈加干燥,耳鼓如潮

 

伪装的田园景色

令收获愈加疲惫

游人散漫的目光

漏掉了不规则的幻美

 

2017.8.15 于普林斯顿


麋鹿

 

蹄声踏出江南,随洋流

迁徙英伦,如斗星转移

神父的红棕披风翻飞,那蹄声

又踏回湿润的江南,灵角呼啦

穿越风风雨雨的一百年

 

2018.1.26 于普林斯顿

 

 

夜行纽约

 

午夜,一个中国人行色匆匆

在湿漉的时代广场上穿行

霓虹灯闪烁如乱窜的怪兽

搅乱街头急促的呼吸

艳女郎的红唇喷血如溶浆

吞噬着行人饥饿的胃

地面上冒出鸦片的气味

刺激人群疲惫的神经

 

午夜,一个中国人在纽约穿行

他掠过烧板栗的黑人老哥们

开出租车的巴基斯坦小伙子

兜售假名牌的福建同胞们

戴雪白披肩的俄罗斯贵妇们

脱衣舞门前猥亵的皮条客们

 

午夜,一个中国人在纽约穿行

他周遭的世界嘈杂晦暗

可他行色匆匆, 又匆匆

脑子里在想写一首中文诗

来表达他的孤独与伤感

他一直在想纽约深夜十二点

正好是老家重庆的亲人们

在打麻将吃火锅晒太阳

 

初春,午夜十二点,

一个外乡人在纽约穿行

这里的周遭都与他无关,因为

他心里在想着重庆正午十二点

嘉陵江面上

荡漾的

春日

暖暖的

阳光

 

2017411 于纽约

 

 

凿道三行 (节选)

 

磊石从边径聚拢

斧柄划出尺码

马蹄铁响彻空道

 

空旷的田野

四面裸露

小田鼠蜷卧于犁沟

 

十七

一只白鹤飞落在树顶

她的双眼仰望蓝空

春日的喜悦油然而起

 

二十五

弦音滑向皑雪

黒釉如飞狐

奔泻于苍茫的云际

 

二十九

要触摸水的清凉度

你得尾随游鱼的眼睛

持续下沉,下沉

 

三十

把耳朵罩住 把杂音滤除
深深地呼吸, 让肺叶扩张
耳花盛开,倾听内心的梵

 

2015.4.22-2017.12.31 于耶鲁-普林斯顿

 

 

曼哈顿悬日

 

     

     一个

     红透的

     

     

    旋动

     

     

呼哧呼哧

    

    

  肉汁

  

    

洒遍酒精

  

  

烈火熊熊

    

    

   汽油

彩虹的金勺

   喧哗

   晚宴

吐出大舌头

    

银河的云烟

    

  

  

  

 

克莱斯勒腹部的油腻光泽

映照格网大道翘首的奇观者

随萨克斯低颤的迷幻布鲁斯

目击帝国沉陷的灰烬

倾听大洋滔滔的弦音

2017.7.10 于纽约

 

评论 阅读次数: 234    赞: 0
昵称: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