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零一八年第四期
栏目主持:杨小滨 田庄
主编: 执行主编:
|
|
裘小龙,诗人,诗歌翻译家,小说家,出生于上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为翻译T·S·艾略特和美国意象派诗人的诗而闻名,八十年代末,到美国留学,并用英语开始小说创作。现为华盛顿中国文学教授。已经出版英文侦探推小说两部:《红英之死》和《外滩花园》。 |
裘小龙的诗 |
“现象学的本体论”
我不愿成为你手指上玲珑的钥匙圈
或你倚靠的黑曜石,狂想海藻沾满
于是你在我眼里生成了精致的花瓶
在你的唇中我插满了选择的康耐馨
一个早晨我突然发现自己化成了水
没有动作,没有思维,也没有语言
仅仅是因为你纤秀的脖子,才获得
我自己想象的色彩以及存在的形体
已经有味了也不知道换一换,你讲
在梦里,你梦到原野,我梦到海洋
“赠陆灏”
在宋时的石桥上,
在唐时的月光下,
我们就要分别,
象桃花消失于折起的扇,
象乌鸦翅膀驮着暮色西沉,
象细草在陌生的一曲中晕眩。
蚊孓的泡沫
破裂在绿色的水面。
“八年以前”
那年一月的清晨,
我在你黑发披肩的
白雪世界中醒来,
猫头鹰在小闹钟中
眨着绿色的眼睛,
蓝鹣鸟在海报里
掠起阳光。 一句话
从你的唇间蹦出,
天色破晓。
要来的
总是要来的。
一句话象一只鸟,
栖息片刻,又飞去。
“父亲”
父亲集邮,把黑夜和白天
剪成一小块、一小片,
浸入水盆,映着一朵朵
灿烂的云彩,再捞起晾干
在门上、窗玻璃上、镜子上。
他的眼睛,两张邮票,
一只白信封,他的脸,
整个世界,收藏的理念—
于是,把我也扔进邮箱,
寄往一个遥远、虚构的地址,
为了退回时盖的首日戳。
时值寒冬,雪花翩翩着
神秘的信息,鸿雁的
足迹消逝了,在白皑皑的
茫然中,邮差冻僵的手,
没按原址把信退回—
我产生于错误的偶然。
“旅途”
当列车渐渐降速,
你轻轻读出刚出现的
月台名,仿佛要重新定位
自己,身旁是一成不变的
过道,还有在其中不停变化、
移动中的脚—黑色的船鞋、
古老的木屣、亮锃锃的高跟
皮靴、沾满泥的凉拖鞋…
终点,不可能
在你摊开的地图上,
或在打了孔的车票中。
到达了,终点,
又得重新定义。
旅客抖落来时的
一身尘土,迈向
新的起点。这里,
永远不是你要去的那里。
傍晚开始下雪了。
车窗上灯光依稀闪烁,
角落里,一只苍蝇
在玻璃上不停转圈—
你举起手,就嗡嗡飞走—
却又固执地嗡嗡飞回
原来的角落,无可理喻。
像一支几乎遗忘了的曲子
还在传出革命的遥远回声。
一夜过去,白茫茫的
雪掩埋了一切。你向窗子
使劲哈气,却看见车窗框着
你自己--始终转回来的
映像--一只顽固的苍蝇。
“夜话”
牛奶咖啡冷了,
方糖堆积起的建筑
也已崩溃,奶油花蕾
在切碎的蛋糕上,依然
梦想着完美。刀搁置一旁,
象一条注解。据说,
有些人能在猫眼睛的
色彩变化中辨认时间,
但你无能为力。
岁月的疑虑,经历了
多少个世纪,沉淀
于你的琥珀杯。
霓红灯变幻不停,
壁画中的维吾尔姑娘
怀抱沉甸甸的葡萄,仿佛
正向你走来,脚镯子闪烁,
步履轻盈,如夏日的晚风
拂过感激的泪水。
语言中的世界
比这个世界的一切
都来得更突然。
魔方在你手中转出,
偶然的结果,就象任何
的结果,在必然的
意义上,成了历史。
头脑的广场已经清场,
只有时代的捡破烂者
在一旁走过,趿着昨天的
破鞋皮,把每一分钟
留下的垃圾扔进
她背上的筐子。
|
|
|
|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
|
|